[古诗词] 欧阳修 《五代史·宦官传》论-唐宋八大家文选赏析-原文,译文,注释

[复制链接] 【举报中心】
查看43 | 回复0 | 2022-11-3 13: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题:欧阳修 《五代史·宦官传》论-唐宋八大家文选赏析-原文,译文,注释
      
        
          作者或出处:欧阳修
        
      
      
        
          欧阳修 《五代史·宦官传》论
            
            【原文】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流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俱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①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②,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③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摔④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⑤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注释】
            ①硕士:旧指学问渊博之士。
            ②帷闼(tà):比喻皇室之内。
            ③抉:挖出。
            ④摔:揪。
            ⑤唐昭宗:李晔,889—904年在位。
            
            【译文】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这来源比妇女的祸患还要深。
            妇人女子,不过使君王好色罢了。但是宦官的危害,并非在某一处或某一件事情。因为宦官做事情,经常在君王左右,亲近服侍。他们的心思专一,善于忍耐。能讨好以迎合君王的心意,能在小处表现诚实以稳固君王的心,使得君王必定相信而亲近他们。等到取得君王的信任,然后拿福祸来恐吓君王把持朝政。这时虽然有忠臣贤士罗列在朝廷,而君王以为离自己疏远。宦官却服侍起居饮食,不离自己前后左右,显得更为亲近可靠,所以在君王前后左右的宦官日益亲近,忠臣贤士日益疏远,君王的势力日益孤立。势力越孤立,则恐惧祸乱的心情一天天更厉害,而把持君王的宦官,地位日益牢固。国家的安危出于他们的喜怒,祸患隐伏于宫门帷幄之中。这样昔日所谓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就是现在起祸为患的。待君王觉得祸患已深,想与被疏远的忠臣贤士策划,除掉左右亲近的宦官,但事情和缓则培养祸乱越深;事情急促,则宦官挟持君王为人质,这时虽然有圣贤的智慧,也不能与之谋划。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实行,实行了也不能成功。如果事情发展走了极端,则两败俱伤,所以大的祸患导致国家灭亡,小的祸患导致君王身死,而使奸雄借机起事,围捕宦官一党,将他们斩尽杀绝来快愉天下人之心才罢休。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宦官的祸患,常常就是这样,并不是一朝一代如此。为君王的人,也不想养祸患在宫内,而疏远忠臣贤士于宫外,只是渐渐积累而时势使他那样。
            女色的媚惑人,如果不幸而不觉悟,那么祸患就会来临。假使他一旦觉悟,揪起头发,将她驱逐就可以了。宦官为祸患,虽然想悔悟,但时势使君王不能将他们赶走,唐昭宗的事就是这样。所以说“宦官的祸患深于女色的祸患”,即指如此。怎么能不引以为戒呢?
            
            【评析】
            这是《新五代史·宦者传》评论中的一部分,题目是后人加的。主要是讲宦官之祸,深于女祸。文章详细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了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从而警告帝王们不要渐积养祸。不过,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本文把王朝衰亡的原因归咎于宦官、女祸,显然还未触及问题的本质。
         
        
      
   
  
分词:宦官,祸患,君王,忠臣,贤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