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眼花缭乱是什么意思(任劳任怨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举报中心】
查看592 | 回复0 | 2024-8-12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语文课上最能区分教师功力的环节是什么?
有经验的老师会告诉你:“品读赏析”环节!
辨词析句、文本解读是每个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
<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3">❓ 你是这样上如此重要的教学环节吗?
“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作者描写小鸟可爱的句子?”
“你抓住了动作描写,很不错!”
“你找到了排比修辞,非常好!”
……
​这样只停留在赏析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品读赏析”环节
​无疑暴露了语文老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浅薄,让人不免质疑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
​这样的课堂应证了网上关于语文课的段子:“语文老师不讲也懂,讲了也不懂。”

<p class="pgc-img-caption"><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14">​那“品读赏析”环节究竟应该怎么上呢?
通过分析韩素静老师在书中收录的众多名师课堂实录
总结出2种方法,让你的“品读赏析”环节更出彩!

<p class="pgc-img-caption">【2招制胜“品读赏析”环节】
[quote]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说:“品读要求深入课文,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
<p data-track="78" class="syl-page-br">韩素静老师认为,品读赏析环节不仅仅可以品析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还可以品词语,品句式。
[/code]招式一:善用词语还原法,读出词语的言外之意
辩字析词环节简直成为众多语文老师的一大心病。

一个词语虽然只有四个字,有时甚至只有两个字,但是,学生就是不能理解。语文老师费了半天口舌,又是解释又是举例,最后却只能让学生把字典中的释义抄下来死记硬背。
<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20">​ 针对形容词,需还原词语使用场景
站在学生的角度,形容词属于抽象概念,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当然无法实现感同身受。

这时,教师需要还原词语使用场景,找到学生已有的直观体验,将新词语带入学生脑中已有的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39">以于永正老师讲授词语“姹紫嫣红“为例:
师:“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姹紫嫣红”的意思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师:哦,眼花缭乱,这是店里的花布吗?
生:我觉得“姹紫嫣红”是花开得很美丽。
师:花是美丽,但这样说太笼统,怎样美丽呢?
生:“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师:很好,“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很多,颜色很鲜艳。
师:但是,你知道“姹”和“嫣”的区别吗?(生摇头,不知。)
师:两个字都有“鲜艳”的意思,但是“姹”还有鲜嫩的意思,“嫣”是鲜艳的意思。
(于永正教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堂实录)

当学生把“姹紫嫣红”和“眼花缭乱”划等号的时候,于永正老师立即把抽象的形容词和学生熟知的具体物品—花布联系起来,学生随即明白了自己的理解错误。当学生找到正确的具体物品后,于永正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形容词修饰对象的具体方面,是形容花的颜色和形态。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一直跟着老师的引导不断在脑中联想词语所表达的画面场景,相信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掌握了词语的用法。
词语使用场景还原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也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
[quote]
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要求学生想象“饱经风霜”的脸应该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描写“饱经风霜”的脸,但又不允许描述中出现“饱经风霜“一词。

[/code]
可想而知,学生在自行描绘“饱经风霜”的脸之后,不仅记住并理解了这个词语,还深刻理解了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

<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48">针对动词,需还原词语动作情态
在英语教学中,TPR教学法运用十分广泛,是指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表达出来。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上也同样适用。

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动词用自己的身体还原出来,在亲身表演的直观感受中理解词语的妙用,深刻体会作者想传达的感情。

[quote]
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百思特网《背影》,赏析身材肥胖的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段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去体会父爱的伟大。

[/code]<p class="syl-page-br">针对古文,需还原词语文化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由于词句短小精悍,内涵深厚,老师在讲授时更需要注重通过讲解还原词语所表达的文化情境。

对于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老师要追根溯源还原词语的象征物,可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帮百思特网助学生理解。对于古文特有的句式特点,更应该重点讲解,可通过带领学生多角度诵读体会古文的独特魅力。[quote]
以余映潮老师对《木兰诗》中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诗的品读为例:

[/code]在内容情感赏析上,余老师着重还原了爷娘唤女声的亲切、关怀和熟悉,还原了黄河水声的陌生、凄厉和可怕;还原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战争环境的严峻,引导学生体会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句式处理上,余老师抓住“闻”与“不闻”的对照句式,通过朗诵,帮助学生体味两句诗句式相同,音节相对,反复咏叹,渲染出的悲壮气氛。解读两次“不闻”中木兰从军的坚定,两次“闻”中木兰经受的磨练。<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70">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课堂上使用【词语还原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言外之意,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艺术。
同时,也请大家对【改换比较法】保持期待,我们下次再见吧~
<p class="pgc-p syl-page-br" data-track="72">
我是努力读书,努力带娃的一线教师【明眸】

如果你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感兴趣,

欢迎我,期待与你一百思特网起交流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