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_书的优美句子

[复制链接] 【举报中心】
查看28 | 回复0 | 2024-6-23 15: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依旧有很多人喜欢写诗词。在诗词写作时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我们现代汉语的写作和鉴赏能力。那么,关于诗句自律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野棠花落,
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
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
垂杨系马,
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
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
行人曾见,
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尽,
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
尊前重见,
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
近来多少华发?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五年春,自江西召为大理少卿,清明前后赴临安途经东流村时作。他曾经过此地,回忆当初一段恋情,因而感慨万端。上片写旅途的凄寂和对往事的回忆。前两句点明季节,那本是恋情骤发的时节。次二句抒发孤馆的寂寞,东风无端地欺扰远客的美梦,枕上心怯难眠,寒气浸透了云母屏风。回忆起刚才经过的地方,那时正是曲岸持觞的时节,在弯曲的河岸分手,举杯凄凉,将马儿系在垂杨柳旁,难忘当年此地曾经离别的景象。现在人去楼空,倍增孤馆的凄情。下片写对旧日恋人的思念及寻觅不见的惆怅。闻道三句写传闻中女子的身份,传说繁花的街道东端,行人曾经窥见,惟帘下秀足如弯月纤纤。次二句写今日的怅恨。旧恨由于轻别而不能久长,新恨由于人去楼空,往事不堪回首。料想今后,筵席前重逢相见,她会像镜中花难以攀折,她也该吃惊地问我:近来有多少白发增添?全词将所见、所闻、所思、所盼交错抒写,形成浓重的怅恨氛围,显示了辛词婉约而沉郁的风格。
Openke.Cn更多诗句延伸阅读
李清照:念奴娇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
有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1、险韵:以生僻字协韵写诗填词。
2、扶头酒: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一说扶头为酒名。
3、玉阑干:白石栏杆。
4、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5、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出自《世说新语赏誉》。初引:叶初长。
翻译:
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
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春天的娇花开即将放,
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
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
推敲险仄的韵律写成诗篇,
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
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
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
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
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
锦被清冷,香火已消,
我从短梦中醒来。
这情景,
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
清晨的新露涓涓,
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
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
太阳已高,晨烟初放,
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赏析:
此为李清照前期春闺独处怀人之作。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春情等。作者从一场春雨中引发出种种难以排解的愁绪。前五句写环境天气,烘染出一派寂寞无聊氛围。萧条、风雨、寒食、闭门,归结为恼人,映现出作者心境。次五句写日常生活内容,作诗遣兴,饮酒却愁,醒而愈无聊赖,心事难寄,补述闲滋味,略点离思。再五句仍从日常生活映现思绪,小楼独居,无心凭栏,拥被入梦,梦觉再难成眠。春寒回应萧条,帘垂绾合闭门,慵倚见出没情没绪,新梦与心事相关,不许句疏懒无聊之至。清露三句氛围出现转机,最后写雨后盼晴的希望。今日晴未?绝不是为了去游春,因为夫婿远在天涯,而是盼他晴日归来,心境为之一振,多少变得开朗。以清新之语,记述生活片段,借日常情态,显示内在心绪,应情而发,戛戛生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词中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辛弃疾: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作者: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
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赏析:
作者的词,历来与苏轼的词并称,不少词论家将苏、辛目为同派。辛词的确有得之于东坡者,这首《念奴娇》即其一例。词前小序云: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由此可知,此词是作者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东坡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的所作,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辛词也以健笔抒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两词相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心貌各别。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昂,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尾,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老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废为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借助《念奴娇》这个声情激壮的调子来自抒胸怀的。
全词着意表现的,是这样一种悲剧性的英雄人物,他鄙弃世俗追求轩冕排场、荣花富贵的风尚,胸怀抗金恢复的事业,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方河山,渴望能通过自己的英勇战斗来统一祖国,可却被卖国群小排斥在政府之外,不能一展宏图;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申张正义,向往自由,可社会恶势力对他百般阻扰,使他大半生坎坷不遇,只得屈身于田间山林!词中一唱三叹地表达了这样位失意英雄的尴尬处境与悲愤心情。上阕先写作者失意闲居的牢骚。头二句,以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和功名的困惑与思考。
轩,高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僚戴的礼帽。轩冕代指官位爵禄。首句典出《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官职不是一个人自身的根本之物,只是一种偶然而来寄附于人的外物)。这里借用庄子的话,表明作者在政治失意之后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二句承上说自己丢官之后,重重愁恨无计消除;百无聊赖之际,连美好的风光也象Openke.Cn是竖起坚墙,存心不让人欣赏解闷。接下来三句,连用两个典故,自述身世,感叹事业无成,人空老大,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药笼功名,用《旧唐书。元行冲传》:元行冲劝当权的狄仁杰留意储备人材,喻之为备药攻病,并自请为药物之末,仁杰笑而谓之曰:此君正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酒垆身世,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未遇时,曾与妻卓文君在临邛市场上当垆卖酒。这三句连起来,意思是:我本来当之无愧地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应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没于民间;最可惜的是,白发满头,来日不多,今生要实现理想大概不可能了!浩歌二句写歌曲抒发愁怀,并以张良、韩信、萧何三杰(《史记。高祖纪》)比自己与座中的友人,词情于是振起。
下阕紧承上阕歇拍以倔强坚毅的态度,表明自己虽遭万千磨难,但壮志不泯,下阕头三句:人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通过黄菊凋零与红梅争发,表明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是紧承坐中三杰而领以休叹二字,尤觉振奋。这是与友人共勉。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这两句以空间的意象正面表达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西望特有所指。作者词中屡屡以西北代指沦陷的北方。这里的西望,应是西北望之省写,即遥望中原地区;《水龙吟》中举头西北浮云,《菩萨蛮》中西北望长安等等,含意与此略近。醉中尚揩眼西北而望,这就表明自比寒梅的作者之所以壮志不衰,自我磨厉,其原因在于他意识到危难中的祖国还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去解救,故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北伐。但孤鸿明灭的象征性描写则又表明作者深知国势衰微,而志士因备受压抑打击,力量比较孤单,一时难以振兴。正是有此清醒的认识,才有了下面三句的悲愤叹息: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岳飞《满江红》词高唱怒发冲冠,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并担心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者在这里也叹息万事如浮云,空自发冲冠,可见当时的爱国志士们,面对危难的时局都有相同的感受与痛苦。词的结拍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以景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末句盖本于韩愈《东方半明》诗: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太白,即金星。《史记。天官书》索隐引《韩诗》: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这里虽然境界萧瑟,情调悲伤,但这个结尾与前面的孤标红梅,怒发冲冠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仍然能够使人看到作者对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从而在感情上激起强烈的共鸣此词与作者借助比兴而委曲言情的潜气内转之作不同,其主要表现方法是激情迸发,直抒胸臆。由于感情浓郁,气势凌厉,虽然较多直说,但仍然具有很大的感人力量。
张孝祥:念奴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
银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赏析:
作者曾于乾道元年(1165)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治有声绩。次年,被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经洞庭湖,写了这首词。开端直叙地理、季令与天气,贴紧题面,领起全篇。继写湖面广,扁舟轻,月光皎,银河明。洞庭中秋,水月天宇,着以玉、琼、素、明等字,予以染色,水、月、物、我,一派空明纯净,以故宇宙万象,无不表里澄澈。面对洁白无垢的境界,作者顿感天人合一,物我交融,陶然自得。晶莹世界之光照澈肺肝,激发出词人自我反思和超然奇想:回首过去,自处孤高,冰清雪白;俯察当今,老而固穷,悠游湖海;畅想人生,简直要举北斗,饮西江,役使万有,超然独往,永保高洁的自我。词由描绘中秋夜景,创造出冰清玉洁的意境,雕刻出肝胆澄澈的人格,体现超尘拔俗、洗刷污垢的情操理想,是词人坦荡高洁襟怀的艺术化。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
《念奴娇鸟儿问答》
作者:毛泽东
原文:
鲲鹏展翅,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双调一百字,仄韵,亦有用平韵者。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着名歌伎,元稹《连昌宫词》说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调名由此而得。
2、鲲鹏:参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注。这里指大鱼变成的大鸟,作褒义用。
3、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n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往)南冥也。意思都是说大鹏在向南海飞的时候,凭着旋风的力量,翻动翅膀,飞上九万里高空。扶摇和羊角都是旋风的名称。
4、蓬间雀:即《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同斥鷃、。见《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斥鷃每闻欺大鸟注。
5、琼阁:琼楼玉宇,仙人住处。
6、订了三家条约:指苏、美、英三国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7、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1964年4月访问匈牙利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
8、不须放屁:出自《何典》的一首《右调如梦令》作定场诗: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是岂有此理。《何典》,章回小说,10回约12万字,清乾嘉年间张南庄所撰。张南庄身世已不可考。读书中海上餐霞客所作的跋,知张南庄为上海才子,书法欧阳,诗宗范陆,其才列当时上海高才不遇者前十名之冠。虽着作等身,身后却一文不名,无力付梓。又因咸丰初年的太平军,张南庄文作尽数被焚,独一本《何典》幸存。
翻译:
鲲鹏展翅高翔,九万里的上空,
上下翻飞盘旋扶摇。
大鹏身背长空朝下鸟瞰,
都是人世间的大城小城。
炮火连天轰鸣,弹痕遍地,
吓坏了草丛里的麻雀:
怎么了得呀,哎哟我要飞升。
请问你想飞去哪儿?
麻雀答道:飞去有仙山琼台的地方。
而且前年秋月朗,
难道你不知我们订了三家条约?
另外还有好吃的,烧熟的土豆,
再加进牛肉。
不必放屁,且看一看这天翻地覆。
赏析:
这是毛泽东暮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词,它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寓言结构。毛泽东在诗中没有进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蓬间雀就是指前苏联修正主义领导人赫鲁晓夫,而鲲鹏当然象征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因此,显而易见,这首词是一首政治寓言词。
全词上阕,一开始,就直接切入鲲鹏展翅九万里,上下扶摇翻飞的伟岸情状,化用《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鲲鹏形象,在此古为今用,另有所指,堪称谙熟古典,而又食而化之的典范。接着诗人借鲲鹏的目光背负着浩瀚的青天往下看,到处是大城连小城的尘世。诗人仿佛这时已变成了那高瞻远瞩的鲲鹏,大气磅礴、吐纳风云,大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之势。不仅有此气势,而且的确世界革命的风云正在漫卷全球,到处是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世界在当时正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中,从1963年到1965年,毛泽东前后共发表了六个支持世界革命人民正义斗争的声明。就在这世界人民在争解放、争自由的硝烟弥漫的斗争中,鲲鹏漫卷长空,背负青天,壮志沉稳;而蓬间雀呢?却吓得要命,连喊着怎么得了呀,急于惊惶逃跑,一副惨相。
下阕开始一句承接蓬间雀的情况,诗人试问:这雀儿究竟要去哪里?然后就展开了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整个下半阕以问答形式贯穿始终。先是雀儿答道:要去蓬莱仙境。诗人在此以讥讽调侃的语气暗示人间哪有这样的幻景。雀儿继续恬不知耻地说,你不知道吗?去年秋天明月当空,我们还订了三家条约。这三家条约指1963年7月至8月苏联与美、英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这个条约的实质,已被诗人毛泽东看空,它本质上想剥夺其他国家为抗拒少数核大国的核讹诈而进行核试验的权力,并进而维护几个核大国的核垄断地位。
接着诗人又以戏谑的笔调一转,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对赫鲁晓夫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因为赫鲁晓夫曾于1964年4月1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电机厂演说时,将他所谓的共产主义总结为需要有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种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后来在全中国范围内成了一种苏修的代名词,也成了国人讽刺苏修的口头禅。
全词最后二行,诗人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雷霆万钧之力对苏修当头棒喝。
对于其中不须放屁一句,从来就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好,另一些人又认为不好。有论者认为,这一句用得极好。尤其在通读全篇之后,更有此感觉,诗人在这里以一句话对敌人给予了愤怒的痛斥。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
2、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3、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5、愁余:使我发愁。
6、无数山:很多座山。
7、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翻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
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经行造口,作此书于壁。作者登台望远,在观山观水中,寄托忧时忧国之思。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郁孤台为唐虔州剌史李勉所建,他曾登台西望长安。而自己哪有长安可望。当年金兵追隆佑太后,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过赣江,伤心泪汇成无底的河,至今失地未收,实在可悲。西北二句,向西北遥望京都,可怜无数的青山将视线遮住。借叹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复无望。可叹中有无限悲愤。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青山二句写眼前所见,大江滔滔向东流去,青山遮也遮不住。这里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冲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终于东去,而自己却无法挣脱羁留、冲破压抑而撇于一隅,岂不令人烦恼。江边暮色苍茫,鹧鸪声声,增添词人沮丧情绪,愁上加愁,益见词人爱国情怀。
喜欢《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一文吗?“公开课”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Openke.Cn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驻村寄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匿名

3万

主题

5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精华
0
金币
39510 个
贡献
0
违规
0
注册时间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