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化的民族,我们相信,诗词歌赋的魅力能够感染天下人,可以止刀兵,可以罢征战,更可以正视听、明道理。因此,围绕着锦绣文章曾经诞生过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仅风流才子演绎着他们的精彩,就连普通的贩夫走卒之辈,也有过一席之地。
在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之中,看起来国家繁荣似锦,一片歌舞升平,其实却埋藏着许多隐患,这也成为了后来安史之乱的深层次原因。唐玄宗生活奢华,行宫无数,宫娥万千,她们居住在寂寞深宫之中,过着失去自由的生活,这正如后来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的呐喊: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1567993613815550.png
另一方面,唐朝疆域的扩大,也使得无数男子远赴边地,保卫着大唐的安危。他们是唐帝国的英雄,也失去了很多人伦之乐。士卒和宫女,本来是相距千里没有交集的两类人,偏偏因为一首诗而结缘。在边疆之中,有位士兵突然在衣服上找到了这样一首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1567993608517952.png
士兵识字不多,也不懂什么意思,连忙将它拿给主帅看。主帅及营帐中通晓文墨的书生才知道,这是一首情诗,也是一首宫怨诗。它颇有民歌之气,读起来让人感慨万千。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是感叹这边疆将士是边地的客人,却一生征战,为唐朝抛头颅洒热血,苦寒之时,又如何能够入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作者承认这件衣服是她亲手缝制,可是她也不知道将会落到谁的手中,又会伴随主人遭遇怎样的经历。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做衣服的女子,特意将它多缝制针线,就是为了更结实耐用。特意多添加一些棉花,代表了自己的深情。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实在让人动情:这一生,你在边疆归不得,我在宫中出不去,那是没有缘分了。只希望我们这点因,能在来生结果,结缘。
诗的用词很平淡,却流露了质朴的真情,它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仿佛是在用血用情写就。这是谁写给士兵的呢?原来,这批战袍,不是士兵家人寄来的,也不是从外面采购的。它们是唐玄宗亲自御赐的,由宫廷之中的后妃们带领宫女们连夜赶制,表达皇帝对士卒的关爱之心。
这首诗后来被称为《袍中诗》,连同衣服一同送回长安,交给唐玄宗。李隆基看到这首诗,心中也是一番感慨。他让人问询宫中的女子,到底是谁所作。然而,谁都不敢站出来承认,毕竟诗中流露出对于现实生活状态的极大哀怨。
久久未能找到此人,唐玄宗也知道她有顾虑,于是又传达了自己的旨意:有作者勿隐,吾不罪汝。
这样一来,才有一个宫女站了出来,口称万死,坦陈了一切。唐玄宗没有反悔,而是大发怜悯之心,还对这位宫女说:“不用等到来世了,今生我就让你们结缘!”他让宫女,嫁给了拿到衣服的那位士卒。边关将士听闻,都是感极而泣。
一首诗,改变了宫女的命运,也让征战的士兵有了温馨的家。这在别的国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个故事却是实实在在记录在晚唐孟棨编著《本事诗》之中。小珏愿意相信,在文华风流而又有人情味的唐朝,它的确发生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