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开课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战乱纷纷,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大乱世背景下,各种学派,英雄纷纷出世,史称“百家争鸣”。
然而就这样一个乱世,各大诸侯国你争我往,视周王畿为无物,为什么就从来没见过周天子派兵征讨,挽救乱世呢?
1573457072182687.png
上图_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大概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大胜之后,灭商建周,为了更好的统治自己的领土和奖励功臣,姬发分封天下,将土地和人民一块块的分封给王族,贵族,功臣,以更好的拱卫周王畿。
据《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由此可见,周朝的分封制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王室利益,周王畿四周全是姬姓诸侯,而功臣们都被封往了距离王都较远的偏远地区。像大名鼎鼎的周室最大功臣姜子牙,封地却在最偏远的山东地区(齐地)。
上图_ 西周分封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初,便深知诸侯拱卫王室再好,也不如王室自己掌握绝对的兵力,近可镇压分封诸侯,远可征服远方蛮夷。建朝之初,便为自己的后代王室保留了最强的两支军队。
戍守西周老家西土地带的一支军队,兵员主要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
后来,周公平叛,发觉光有西六师并不足够,便扩建了一支由周人,殷人组成的一支军队,称“殷八师”。
这两支军队直属周王室调遣,是当时天下最强悍的部队,可以说这两支军队的命运大多数程度上等于周王朝的命运。
光有武力还不足以震慑天下,周王朝还推举了一项宗法制度。利用姓氏,姬姓宗亲来拱卫王室的权利。分封制属于世袭,被封赏的土地可继承给自己的兄弟子嗣。由于周王畿周围都是姬姓诸侯,在当时父系社会的背景之下,则相当于整个天下的土地大多数都是姬姓封地,这样世世代代下来,天下的管理都会由几个姓氏宗族负责。在宗族利益至上的古代,为了保证自家利益,诸侯们也会恪尽职守,更好的治理天下。
1573457052498915.png
上图_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
周王朝一手掌握宗法制度,一手又掌握着最强大的军队,看似稳步前进,但是抵不住历史车轮的碾压。由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功臣类诸侯国都在周天下的边缘地带,外围都是未被统一的蛮夷部落,游牧部落。这些边缘小诸侯们历代励精图治,不断的对这些蛮夷游牧部落发动战争,使自己的土地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其中齐国,楚国,吴国,秦国,越国等功臣类诸侯国不断崛起,实力也越来越大。
像齐国,楚国这类非姬姓诸侯国,宗法制度的约束并没有那么严格,在他们心里,想要自己的宗族可以长存,便必须使自己强大,才能守住宗庙,在加上边缘地带方便向外扩展地盘,才会逐渐崛起。然而周王畿附近的姬姓诸侯国们,四周都是同宗族封地,无法对外扩张征伐,再加上宗法制度的约束,实力无法进步,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其余强大的诸侯国所蚕食,灭亡。
宗法制度这张王牌在历史的洪流之下,逐渐消逝,此时周王朝手中只剩下最后一张王牌--就是前面提到的王师--西六师殷八师。
然而最后一张王牌的灭亡,不在于历史的碾压反而是周王朝自己所丢。
上图_ 西周时期全景图
周昭王时期,周昭王姬瑕战事逐渐增多,又是东征东夷,又是南征楚国。就在公元前977年,也就是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姬瑕见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担心其造反取代周室天下,亲率天子六师第三次南征楚国,前两次征讨几乎收复了荆楚大多数大小部落,然而在第三次征讨时,军队途径汉水,周军遭遇恶劣天气,荆楚残余部队的反扑,导致昭王所率的六师全军覆没,昭王自己也死在了汉水。
昭王死后,其子穆王更加喜爱战争,两征犬戎,西征昆仑,东攻徐国,三面开战,导致最强大的西六师殷八师几乎损失殆尽。自此,周天子手中军权旁落,之后再有战事,竟沦落到需要向诸侯国借兵的地步。
1573457040724629.png
上图_ 烽火戏诸侯
即使自己手中的军队已经消失殆尽,但是拱卫周王畿周围的姬姓诸侯们在宗族的约束下,依旧是周天子手中的强兵利器,最典型的就是虢国。然而周幽王,一边骄奢纵欲,荒废朝政,一边烽火戏诸侯,玩弄诸侯。导致犬戎进犯,被逼周室沦丧,被迫东迁洛阳。洛阳当时属于天下最中央,天子迁都,地盘归于天子,周围的诸侯国的利益被直接影响,在加上之前周幽王玩弄诸侯,诸侯们对于周室是早就心存不满。种种原因的推动下,周室最后的护盾虢国,也在与诸侯国的争夺摩擦下被晋国所灭。
就此天下虽然名为周室的,但是各大诸侯国早就开始忘却宗法,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只认其名,不奉其实。春秋之时,各大诸侯国还会表面上尊重周天子,打着周天子的名义称霸,分地。典型的就是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时,为了有个合法性,会借用周天子的名义做个认证。
1573457036574886.png
上图_ 三家分晋
等到了战国中后期,周天子更加没有地位,各大诸侯之间战事不断,争抢天下,就连最后的灭亡都是秦国的随手之举。
知识点:
1. 王畿:王畿出现于周朝,西周时期指镐京(西安西南)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区域,东周时期指洛邑(洛阳)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区域。
2. 西六师:又称宗周六师,周穆王时期增加至22个师,但还是保留西六师或宗周六师之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