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传信录》是关于李自成进京始末的笔记。清初钱��撰。本书有3个藏抄本,一是海盐朱苏家藏的注本,考证颇详;二是附有黄节跋的国粹丛书本;三是嘉业堂刻的《鲁春秋》附载的《使臣碧血录》与本书第10卷。1935年,神州国光社以国粹丛书本为底本,列入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断句刊行。1951年该社发行第四版,改名中国历史研究丛书之一,仍按原貌,未作修订,卷首有钱氏自序,卷终附黄节跋文。
钱��,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详), 一作钱士馨,号稚农,字雅拙,明当湖(今浙江省平湖县)人。平生研究经史,颇有著述。晚年居住在北京,适逢李自成进驻。他耳闻目睹起义军的种种事状,付诸笔端,“以俟作史者取裁焉”。自序中叙述亲身冒险经历,从三月十五日出京东行,至四月十六日返京,以当时当事人记录见闻,自炫言而有信,不敢自欺欺人。《传信录》的书名即缘起于此。
本书10卷,按甲申(1644)年时间先后依次纪事,对大顺政权的入京措施详加记载。卷1《睿谟留憾》,记崇祯十六年八月至十七年三月之间,李自成破潼关,入西安,进而占领全陕,建立农民政权,又东进晋燕,定鼎北京之事。卷2《疆场裹革》纪秦、晋、燕诸地被杀明官之事。卷3《大行骖乘》,记崇祯近臣忠君尽节之事。卷4《跖��遗臠》记李自成、刘宗敏拷打追赃皇亲勋戚的情况。卷5《槐国衣冠》述大顺政权建立机构所任职官和明降官概况。卷6《赤眉寇略》,谈李自成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趋强的发展过程。卷7 《董孤剩䇲》载甲申前后楚、 豫、 燕、 齐事略。 卷8 《桑郭余铃》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经过。卷9 《戾园疑迹》,记有人冒称崇祯太子的始末。卷10《使臣碧血》,记南明弘光朝廷派左懋第出使北京谈判遇难纪实。
9-2106031341011c.jpg
本书较为客观地记载了闯王进京后的政策措施。卷6保存了李自成初入京仍继续过去集体议事的军事民主制: “每晨起,骑马入西华门议事。或方巾,或白绒帽,无冠带仪从,惟四、五骑前导。”同卷还记述了大顺政权对明官的政策:“愿授职者量才擢用,不愿者听其回籍”;关于囚禁明官追赃的情况也有反映:“初自成命权将军曰:‘罪者杀之,贪鄙多赃者刑之’,而诸将多拷掠无辜。”对农民军内部领导层的分化、讲究排场也有揭露,卷6形象地披露了牛金星陶醉于开国宰相的丑态:“大轿门棍,洒金扇上帖‘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在改朝换代之际,对士大夫的钻营投机嘴脸有真实刻划,卷5载复社名士周钟把李自成比作开国皇帝朱元璋:“至牛(金星)所,进门生帖,撰登极诏。常云: ‘江南不难平也’。或语闯残杀太甚,万难成事。钟云: ‘太祖初起亦然’。”又记鼓吹南北分国而治的光时亨寄语任职弘光朝廷的儿子,与他各为其主,分仕南北。还有一个无锡籍进士王孙蕙逢人便宣扬“吾辈须争先著”的政治投机从速论。《传信录》为我们勾勒出社会剧变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种种活动,其记载颇为可信。
本书所叙的史料,不少为明史或其他诸史所缺载。由于未及时刊刻,很长时间只有抄本流传。在私家辗转传抄中,易产生流失或误讹。晚清南海吴朴园辑《胜朝遗事》仅录本书卷1.黄节得见嘉应谢氏抄本,又于书肆间得到另一手抄本,使他能参照本书第10卷《使臣碧血》,撰成左懋第传,可见其史料价值。钱氏主张撰作信史。本书就是他不满于江南十余家的甲申纪事如《甲申纪变》、《国难记》、《闻见纪略》等书的传疑失实,有感而发的。钱氏在撰作过程中,既博搜见闻,勤咨与难诸贤,讲求实录,又对诸书“猥繁不伦,异端丛出”史实错乱之处,刊正讹谬,删除芜秽,补阙遗漏,先后费时七年,始成本书。从史料角度而论,书中虽有对农民军的诬蔑之词,但记述颇详,考订精当,故本书在记述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同类笔记中可称上乘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