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一九四二观后感

[复制链接] 【举报中心】
查看10 | 回复0 | 2024-8-26 17: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开课的编辑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找到了一篇符合要求的“一九四二观后感”。看完一部电影后,我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好的电影让我们学会思考,反思并且进步。观后感是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能够为作品提供一个优化的机会。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您有没有思考过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就算只是一个小笑话,也要与您的朋友分享哦!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1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代。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代。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代。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那个年代灾难的电影,它既体现了当时人们深深的苦难,又体现了灾难之中那些感动我们的一次次闪光。它讲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带给了我们最强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2
我关注的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它背后的沉重历史。——题记
“饿死还是当亡国奴”是个伪命题
一九四二年,国民**抛弃了1000万灾民,让他们自生自灭,把他们视作乱摊子抛给了日本人。在国民**的眼中,几百万灾民的生计在抗战大业面前几乎不值一提,就像二十年之后几千万人的生存在国家建设的“大仁政”里也不值一提一样。抽象的国家宏大的需要压倒了具体国民的生死存亡。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经由程朱理学所树立的传统道德观在国家层面就成了“宁死不做亡国奴”的道德律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那段话堪为代表:“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
于是,我们看到,旱灾蝗灾并起之下,军粮照征不误;灾民的生死小业让位于抗战的生死大业。
美国记者白修德看不懂。没有经历过极权社会的美国人,*权力有限的美国人,享有一流政治文明的美国人,当然不能理解。他们不懂“是饿死还是做亡国奴”的二分逻辑,也不懂为何一个**能对几千万**离失所置之不理。
在他们看来,饿死和亡国奴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任何战争最终为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国民的生存和尊严。民都没了,国又何在?
国民**很快就吃到苦果。日军攻打河南,分发军粮,赢得民心。其间,甚至发生豫西山地民众截击**缴械这些让后人不敢正视的历史。
有多少民众“投靠”了日军我们不得而知,有多少是土匪和游击队趁乱抢劫滋事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让一个个吃完了观音土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的民众,担负起“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大任,不觉得担子太重了一些吗?
是谁把灾民推给了敌人,是谁让灾民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抛弃了灾民,日军残忍,败军如匪,火上加油,反过来抢劫手无缚鸡之力的灾民,反抗日军的不正义被视为理所当然,这种来自自己人的不正义,难道就只能默默忍受吗?中国人不能被外人奴役。他们应该被自己的人民奴役吗?
“汉奸论”可以休矣。
“民族劣根性”论也可以休矣
冯小刚避免陷入民族的宏大叙事之中,也没有用一厢情愿创造出端庄的底层中国人。唯一死于日本刺刀下的人是为了不可磨灭的感情和记忆,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国家或民族。他深知在这种极端情境中的选择是没有选择,所以不可能苛求饿的奄奄一息的灾民按照社会的想象“气节”一番。
这是冯小刚的进步之处。
这部影片现实得残酷,残酷得却不彻底。那种沉重的苦难让人感到压抑,而真正的人性在灾难中让人更加绝望。“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是文人政客的含糊说辞。
人命贱如草,生无尊严死无尊严。野菜、树皮、观音土,凡是能撑满肚皮的都成了口中物;荒野中堆满尸体,任野狗撕咬,路过的人在饥饿的威胁之下早已麻木不仁;人命成为交易,卖妻易子,只为几升小米;让这种灰暗的色调蒙上一层黑色的残酷的,是人吃人,至此,人已经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意识。首先,卑微的生活,然后野兽般的生活,生活,已经成为唯一的本能。
所有道德溃败的社会无不如此,这与所谓的民族劣根性毫无关系,跟所谓的地域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从这部影片中看到民族劣根性的人不仅失之对具体情境的理解和同情,更是深受意识形态教育流毒之害。有的社会发生大饥荒,却没有出现食人的极端场景,不是因为他们的人格更为高尚,而是因为有**、宗教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接济使他们不至于沦为目露凶光、只知果腹的野兽。
在一个不民主的社会里,不仅没有解决饥荒的动力,而且各种社会组织和宗教组织也没有生存的空间。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早已解剖出大饥荒背后的机理,饥荒的背后是权利剥夺,“从未有一个重大饥荒在民主国家发生,不管它是多么贫困……如果**致力于防止饥荒的话,饥荒是极其容易防止的”,这在二十年后那场更大的灾难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从这个角度来看,冯小刚又过于保守。毕竟,他希望给绝望的人性留下温暖的寄托。他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人性向野蛮的退却只是一种极端的情况。要防止这种极端情况的不断出现,我们需要的不是人性的改善,而是人权和社会的改革。
还有多少苦难需要打捞?
在抗日战争八年的宏大叙事中,1942年是不值得一提的。正如刘震云所说,那一年,发生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丘吉尔感冒,但河南在整个历史上没有立足之地。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的上映,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那段历史的苦难。
片尾旁白问母亲一九四二年的经历,母亲说,那些闹心的事,我都忘了,你要写它,图个啥呢?
是的,图个啥呢?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3
“他们可是中国人。”
“首先,他们是人。”
日军司令的这席话是整部影片中最使我心为之一颤的地方。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遭遇大旱,迫使千万百姓背井离乡,灾民举家逃荒。战争年是饥荒年,一切苦难都无情地加剧和扩大。这仿佛是一个不缺饥荒的国度。
1942年河南省出现吃饭问题时,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很难得到保障,没有所谓的伦理道德。侄子可以到大爷家中抢粮,言语不和直接烧杀抢掠;长工佃户也没有了雇佣关系,先给家儿老小抢口粮食;老实巴交一辈子的村里人,也顾不得脸面去东家偷粮了……如果说失恋的感觉是把灵魂剥离了肉体,留下空荡荡的躯壳,那看完《一九四二》后的感觉就是把灵魂增重了两倍,沉重地压得喘不过气来。
大灾之年,必有大乱。驻豫**在接到撤退命令后,逃荒的灾民们就彻底甩给了日本人。冯导的战争场面还是那样的细腻,逃荒大队和撤退大军被日军轰炸的场面像极了当年的《集结号》,真实、震撼,让人恨极了的是轰炸后的军队全无斗志,不是第一时间反击,而是第一时间抢粮抢车,这**还有什么军队的作风,与逃荒的难民又有何分别?
只能算作是逃荒队伍中的地痞流氓了。当然气愤的场面不止一处,如白修德询问逃荒的原因时,**代表以蚂蚱为缘由的无耻嘴脸;如重庆在遭受日军轰炸后还要在断壁残峘中热烈迎接美军谈判代表的荒诞无稽;...当然这只是这部**反思了1942年灾荒下的世态炎凉,但是需要我们现在反思的又岂止是灾荒下的国治,又岂止是1942?
**中最悲剧的莫过于逃荒路上老东家抱着未出襁褓的孙儿到了陕西,却被驻军往回赶,为了躲避子弹,老东家抱着孩子扑在了地上,慌乱过去后,独苗孙儿被自己爷爷给亲手捂死了,这是一种怎么的悲哀啊!在大人逃荒到目的地后本以为能够解决吃的问题继续活下去的希望给破灭了,而中国人最在乎的传宗接代上也断了香火,所以才有得最后老东家沿着逃荒路线往回走的那一幕,“死的离家近一些”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就像最后影片旁白结语中说的那样:“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还提这些弄啥!”,这一段历史留给上一辈人们更多的是痛苦与不堪回首,即使有着那样一种在灾后余生的庆幸,也只是一丝而已,却让得饥肠辘辘和心悸更加刺痛,像一根刺永远扎在心坎上、记忆中...
一个局外人才能感受到民众的苦难和麻木
拴住是个有灵魂的人,是个在魔鬼的面包前,选择信仰的人,他不是神的存在,他也会想媳妇,有**,星星为了大家的生存出卖自己的时候,老东家只是劝说,只有拴住歇斯底里,当花枝被人买走做媳妇时,拴住带着两个孩子一路跟着后面,他也是人,他会换上花枝更加囫囵的棉裤,他跳下火车的时候,也会悲叹忘在车顶的小米,但饥饿缺一直没有将拴住的灵魂带走,要知道,既选择面包,又选择上帝,这等好事是不存在的,中国有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大家都知道。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4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了那部电影。用刘震云的话说,这件是发生在我的家乡河南。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引起了我们河南人的共鸣,感受到了1942年的现实和存在。我的爷爷出生于1930年,1942年的时候,他才十几岁,正经历着这样一场灾难,1962年的时候,他也同样经历着大饥荒。
在电影里看到逃走的人和哭泣的孩子,我似乎看到我的祖父坐在人群中。这是发生在我们祖先身上的真实故事,但是我们,出生在这里的新一代河南人,却一点都不知道。中国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国家。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导致300万人饿死的饥荒不值得被提上历史的议事日程。Openke.cn
有人说,这部电影缺乏残酷,难民的秩序和热情降低了它的真实实力。确实,比起**来,它确实少了很多东西,批判与讽刺意味不够,对灾难场面的表现也不够。不过,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批评有些严厉,而且这部电影也有它的优点。
只要看看周围已经和正在放映的电影,不是秉承着张艺谋和陈凯歌“满城尽带**甲”式的大制作,就是一锅烩式的全明星走马灯似的演绎的历史大题材;要不就是充满东施效颦的浅薄先锋式样、取悦观众的搞笑模式、明目张胆的商业广告式样;搞得艺术片不像艺术片,生活片不像生活片,历史片不像历史片,而成为了四不像,只是急功近利地在国内的院线上匆忙地昙花一现,或在国际影展中走秀般地挂角一将。难接地气,缺少与历史和现实衔接的烟火气,更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真知灼见的批判勇气、锐气和灵气。
难能可贵的是,《一九四二》有这样的勇气、锐气和灵气。面对沉重甚至被遗忘的历史,它没有采取惯常的戏剧化、戏法化,而是直面和抢救我们民族深处残留的记忆。揭伤疤总要比献鲜花艰难得多。
1942年的记忆,在过去的几年里,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有意识地把它们唤回并还原,它们很可能永远睡在那里,被我们遗忘。在一个伤痕累累、痛苦被遗忘的年代,逃避记忆、抹去记忆、热衷于失去记忆是很常见的。人们更容易将目光即时性地投向充满利益交换和**的眼皮底下与前方,唤回或恢复记忆,面对那一段哪怕再残酷并令我们自己羞愧的历史与现实,不那么容易,那是一种能力。
这能力,不仅属于艺术,更属于思想。 电视剧情
江河不洗今古恨,天地能知忠义心。历史上有些年意义重大,不应忘记。 《一九四二》,让我们记住了我们民族的这个饥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
它的意义,便不亚于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九年等许多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年份。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雨果著名的《九三年》。它的意义,便是同样有勇气有能力为我们钩沉并再现了那段最具有意义的历史,让那段历史成为了艺术的经典。
《一九四二》,令我对导演冯小刚刮目相看。这部电影让他远远超越了他的前辈和同辈。这不仅是冯小刚导演的最优秀的电影,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优秀的电影。
它让我对中国电影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5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在2012年带给全国观众的一次视觉盛宴,一次心灵震撼。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看电影和学习。
电影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历时了十八年的修改完善,最终拍成此片。主要讲述了一段饥荒年代的故事。在1942年那年,河南大旱, 3000多万灾民辗转去往陕西,以老东家和瞎鹿为主线的两户人家也跟随大家一同走上了逃荒的路途。
一路上饥寒交迫,狗吃人、人吃人到处发生,而此时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抗日的紧要关头,由此,一系列故事展开,共同描绘出了一次民族性的灾难。
可能是由于电影在我的家乡介休取景的缘故吧,我对这部影片一直保持特别的关注与期待,冯小刚的导演,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等众明星加盟无一不给这部大片填写了浓重的一抹色彩,影片注重整体构架,点到了好多当时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等等,但其中也不缺乏一些细节的描绘:关于信仰,关于人性,关于瞎鹿死时那一句:
“你怎么把他打到汤里了?”从中不难看出冯小刚特有的冯氏幽默,幽默的背后更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
整部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那一句经典台词:
“灾民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当兵的死了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一语道破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的局面。还有一条是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人性和道德面前,是饿死还是甘当汉奸?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题,真的能让人看到各种情感的汇合。在电影的结尾,这个曾经吝啬的大家庭和一个小女孩走到了一起,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他们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传统的血缘关系逐渐升华为爱情的接力,影片完美收场。
一九四二观后感 公开课 wWW.openke.Cn篇6
在学校组织下,我**了电影《一九四二》。影片讲述了饥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出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故事。一方面表现了人民的痛苦斗争和愤怒;另一方面,国民党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灾难,最终导致了人民自身的失败。
影片中的人物非常投入、真实,渲染的场景非常逼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感受那个时代的饥寒交迫。星星姐姐为了救活家人把自己卖给别人换回小米;花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命把自己卖给一位叔叔换来四升小米;栓柱在日本人面前的坚贞不屈……电影通过血腥的场景,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灾害的无情。
看完后,我的感触很深。这部电影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它让我们思考和反思。在饥荒的时候,一碗饭可以拯救一条或几条生命!
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有多丰富。现在有的同学因为食堂饭菜不合口味,只有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饭菜倒在学校的塑料桶里;饭店里有很多人摆排场、讲阔气,不时有整盘菜未动一筷就扔了的浪费现象。当我们端着一碗普通的小白米饭,但那时它比**更珍贵。
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是多么可耻的行为。
我们今天的安宁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这部电影,在震撼之余,让我们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珍惜粮食、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的生活……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7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我在两年前就看过了,当时看完后哭得稀里哗啦,我深深地被电影里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所感染,他们是明国时代的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毫不起眼,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扮演着无法替代的大角色,有的是一家的顶梁柱,有的是一家人繁衍香火的重要人,有的可能是一家人的希望……电影整体基调是悲伤的,有些地方甚至毫不挽留的说是血腥残忍,可是在1942年中国面临大饥荒的背景下,这种设定就毫无违和感,甚至是很艺术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当然也是电影的主角老范,原来老东家本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乐享天年的生活,可是在一群饥民向老东家要饭吃时,由于东家报兵被发现,饥民们**,在打斗中少东家不幸死了,他的死仿佛是影片朝着厄运发展的一个导火线,接二连三的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不久失血过多也死了,他的妻子在洛阳没撑多久去世了,大年三十女儿受不了饥寒交迫,自愿被卖换来五斗大米给他父亲,本想着逃到陕西境内带着孙子,凭借自己的力量白手起家,再成为一方之主,没想到孙子给自己活活闷死了。一路上,我们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挨个忍受亲人的离别。
电影里让人震撼的镜头有很多,比如在河南人民走上逃荒的路上,遇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从河南撤兵的国民军,一边是士兵,一边是百姓,可是当士兵遇到百姓时并没有及时报告事情的真相。当日本兵在天空中对陆地上的部分国民兵进行军事攻击时,丝毫没有考虑到陆地上的百姓。逃荒的路上灾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弱,从刚开始几天,然后是几十天,知道一个月五六十天,经受饥饿的煎熬,天气的严寒,身上的袄一天比一天薄,有些棉絮都露出来了,逃荒的路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灾难的面前人性的丑恶一览无余,让人们寒心的也不是灾难的本身而是道德的丧失。
原来,在旧中国,除了上海滩、徐志摩、林徽因的美丽爱情故事外,还有大批中国人死于饥寒交迫。如今的中国民主富强,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陆上勇往直前,这么看来,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